“百年榮光 偉大征程”征文——回家的路“近”了
“找點空閑,找點時間,領著孩子?;丶铱纯?,帶上笑容,帶上祝愿陪同愛人?;丶铱纯础保康叫瞧诹还苡惺聸]事,時間上忙與不忙,我都會抽出時間回家看看父母親。二、三公里的距離騎著電動車十幾分鐘就能夠到達?;丶遗闩愀改赣H談談家長里短,說說平時工作中遇到趣事或困惑,其實更多的是聽母親嘮叨著她當年的經(jīng)歷。她總說,“你們現(xiàn)在年輕人過得是什么日子?真是福日子!天天吃的是雞鴨魚肉,出門抬腿不是汽車就是電動車,聯(lián)系對方打個電話,還可以視頻,這日子過得……”
母親滔滔不絕地講起她的當年,聽著聽著我仿佛一下子也回到了那個年代。五、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我們一窮二白,五九年又遇上了三年自然災害,那日子過得有了上頓沒下頓,真是度日如年。那時整個村莊沒有一部電話、一盞電燈,交通工具全靠兩條腿走路,別說汽車就連自行車都找不到一輛。1971年母親嫁給了父親,距離娘家二十多里地都是靠雙腿一步一步地走,等到有了孩子就用獨輪車推著回娘家。一大清早,天剛蒙蒙亮就出發(fā),一直走到晌午才能到達。后來父親在甘肅、內(nèi)蒙古當兵,母親到部隊探親或父親回家,往返數(shù)千里,發(fā)個電報都得一個禮拜才收到,日常的聯(lián)系主要是書信,一來一回也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,那時母親覺得部隊到家的路非常遙遠。
七十年代末,母親隨父親到了當?shù)夭筷?,我們舉家遷往大西北。母親帶著我們兄妹3人大包小包從家里出發(fā),當時村里還沒通公交車,親戚先用獨輪車把我們送到青口縣城坐公交車,再從縣城轉(zhuǎn)車到連云港新浦火車站坐火車前往徐州火車站,就這樣一路周周轉(zhuǎn)轉(zhuǎn)才能到達父親那里。有時候一趟車趕不上點,只能在那干等著下一趟車,晚了就要找個招待所住下等明天的車次。現(xiàn)在再回想起那段顛簸的半個月旅程,還是會很心疼母親。
說起過去的“路”,總是覺得非常遙遠。每當說到這里,母親總會感慨地說,回家的路總算是走出了頭,總算是熬過來了。
1987年,我們兄妹3人還很小,父親響應黨的號召,從部隊轉(zhuǎn)業(yè)回到老家連云港工作,當時有從新疆烏魯木齊直達上海的火車,我們可以從該列車中途站甘肅武威市乘車直達徐州,再從徐州轉(zhuǎn)一次車就能到連云港了,基本上實現(xiàn)了直達,再也不會有幾天幾夜的奔波了。
1997年,小妹考上大學到外地上學,從連云港坐火車到蘇州基本上在火車上睡一覺就能到達,實現(xiàn)了夕發(fā)朝至。記得那時假期與妹妹兩人去蘇州、杭州、西安等地游玩,每次父親將我倆送上火車,往往是上了火車后,睡了一夜等醒來也就到達目的地。
說起現(xiàn)在路,雖然還是過去的距離,但真是近了很多。近在交通上,飛機、高鐵、汽車的發(fā)達便捷,近在溝通上,微信、視頻的聯(lián)系自如,一家子即使身處外地,但無形之中距離感被拉近了。
我的家鄉(xiāng)連云港也在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日新月異,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,手頭更寬加裕了,手機、電腦、私家車等相繼走進了千家萬戶并不斷地更新?lián)Q代,人們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多地選擇。2019年青鹽鐵路、連鎮(zhèn)鐵路連淮段開通運營,2021年連徐高鐵開通,連云港跨入了高鐵時代。如今咱的大港城已實現(xiàn)早上坐高鐵到外地辦事,晚上坐高鐵返回,當日去當日歸。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,連云港的發(fā)展在加速,城市也在一天天一年年中變得更綠更美。這種從無到有的大變化,讓我在感知欣喜的同時,也感恩黨為我們創(chuàng)造的這個新時代。如果有機會,我要帶上父母親坐著高鐵,讓他們也感受一下如今我們年輕人的福日子。